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用文化旅游火爆改善民生
作者:bet356官网首页日期:2025/10/22 浏览:
雪山与峡谷相拥,芳草与密林对峙,长河与湖泊交汇,沙漠与戈壁……新疆自然景观迷人,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每个地、市、县、市都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多年来,新疆紧紧围绕民生,深度挖掘资源潜力,以文化旅游普及改善民生,引导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吃上好“旅游菜”。文化旅游产业充满活力。去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同比增长14%。文化旅游产业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培育这一产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从新疆近年来的经验来看,推动贴近民生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好“共促”、“共享”、“融合”三个着力点。新疆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但缺点是一些美丽的地方比较同质化。要求各地采取“共促”思路,遵循协调发展,避免过度上访。近年来,新疆引导各州市从“单打独斗、相互竞争”转向“协调发展、合作共赢”,在美丽地方嵌入新业态,取得了丰硕成果。另外,一些旅游资源覆盖多个行政区域,需要相关区域共同开发,才能更好地释放潜力。丰富旅游资源,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道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东西部合作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共促”机制。例如,江苏扬州推动那拉提旅游区设施和服务的提升,带动景区所在的新源县今年上半年国内游客数量增长近17%,旅游消费增长20%以上。打造“主客共享”空间是新疆旅游发展的重点。比如近年来颇受游客青睐的喀什古城、和田团城、龟兹巷等,既是旅游景点,又是居住区。在创建美丽地方过程中,要紧扣民生,充分尊重群众生活需求和旅游业发展实际。在喀什古城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将古城建筑外观修旧如旧”,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对主城区住宅建筑内部实施“一一对应”设计。改造后的喀什古城成为了“主客共享”的空间。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工作、创业。铁匠铺、木工店、凉茶店等,这些经营成为网上热门打卡地,有效改变文化旅游在民生热度上的火爆程度。推动“包容性”发展是新疆有效释放旅游发展红利的重要途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正在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改造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实施一体化的过程中新疆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库尔勒市祥利镇、阿克苏市红旗坡生态科技农业园等典型代表,实现了农业互促增收,旅游服务、水果加工水果增收。但总体来看,农文旅游融合度低、服务水平低、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着力提高质量、做好服务、打造品牌。新疆文旅产业实践坚持“联动推进”,引导不同地区跳出本地思考,从更高层面规划产品。工业发展;遵循“分享”,让当地人的“幸福日常生活”成为外地游客想要的“诗与远方”;坚持“融合”,推动融合发展结合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扩大产业关系范围,增强产业带动作用,让这个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相关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借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扩大消费、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消费、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紧密结合,以文化旅游普及提升民生,一方面要深度挖掘资源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能力,更好发挥其惠民、惠民、富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与各族群众深度关联,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上一篇:论点丨打破“职业债”黑色产业链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25-10-22西海固的秋天
- 2025-10-21保存体现精神·有声帐户丨印章见证历史
- 2025-10-20【“十四五”决定性突破】城市更新:描
- 2025-10-19强寒风持续影响我国,各地积极行动,构
- 2025-10-18新华社快讯权威|“打造一场传统与现代
